简介

刘新垣,男,分子生物学家。1927年11月生于湖南省,1952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在河北医学院工作,1957年~现在,工作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他是中国RNA结构功能研究的第一人。用酶法合成了别人都不能合成的CpUpCpG>P(有证据),为人工合成酵母Ala-tRNA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立了奇功。他是癌症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研究学说(Cancer Targeting Gene-Viro-Therapy, CTGVT)的创造者(2001年)。至今他共发表400多篇论文,编有刘新垣论文集15册。他共获各种奖励40多项,其中有1991年获国家的突出贡献奖,2001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奖,2011年被“科学中国人”评为2010年度人物(排名第二)。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第一个下海的院士,上海生物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2004年兼任浙江理工大学新元医学与生物学技术研究所的所长,2012年兼任Richard J. Roberts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学术委员会主席(Nobel奖获得者Roberts亲任院长)。于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成为三个科学院的院士。

 

 

 

研究领域

1、创造了癌症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研究学说。CTGVT的构建是把抗癌基因插到溶瘤病毒(OV)中而成,故也为OV-gene治疗,因OV能靶向癌细胞并在其中复制数千倍,插入其中的基因也会增殖数千倍,故抗癌效果大增,比相应的基因治疗和相应的OV治疗都要高几十近百倍,采用双基因策略(CTGVT-DG),可将移植性肿瘤基本消灭光,现在正将CTGVT-DG与纳米结合以及与溶瘤痘病毒载体相结合,现已初步取得重要成绩。这些对癌症的基因治疗或癌症的溶瘤病毒治疗都是一场革命

2、在干扰素研究方面,1969年还在作为“反革命”被批斗之时,仍然合成了干扰素诱导物polyI:polyC,成为中国干扰素研究的第一人,可见他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钻研精神;在基因工程的高潮中,表达γ-干扰素达细菌总蛋白70%,全球罕见,至今仍不愧为全球先进水平;

3、2005年国际干扰素和细胞因子大会的主席;与别人共同发明了一个新型干扰素,因其抗病毒和抗癌能力都大大超过普通干扰素,故称之为超级干扰素(sIFN-I)。干扰素过去的定义为抗病毒物质,现在他们强调的是它的抗癌作用,故为干扰素研究的新时代有了CTGVT及sIFN-I这两大抗癌法宝,他对“部分战胜癌症有信心”(这也是他在2014-03-24北京5位Nobel奖论坛上的讲演标题,实际上他在癌症治疗上也将兑现他们所讲的内容)。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
办公电话:021-54921126/7
电子邮箱:xyliu@sibcb.ac.cn

姓名:刘新垣

性别:男

所在部门:生命科学学院

行政职务: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

人才称号

两院院士

所属学科

【硕士点】
» 生物学

Copyright © 2025 by CNV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