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

1995~1999年,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兽医专业,学士学位;

1999~2006年,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006年至今,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

现于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讲: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实验、核酸技术和蛋白质技术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科研工作主要包括以昆虫细胞、幼虫或蛹作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蛋白、开发新型的家蚕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以及开展家蚕基因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完成1项国家“863”课题,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完成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1项,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经发表SCI论文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报4项国家发明专利,已获1项授权,另有3项公开。

研究领域

本人及所在课题组致力于以昆虫杆状病毒及其宿主为对象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

杆状病毒是鳞翅目昆虫专一性的闭合双链DNA病毒,感染宿主后产生芽殖性病毒或包含性的病毒粒子,其中以AcNPV病毒研究的最为广泛。杆状病毒极晚期基因启动子具有强效驱动外源基因表达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AcNPV为基础的昆虫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成为仅次于E.coli、Yeast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广泛地用于蛋白表达、疫苗开发、制备基因治疗载体等。杆状病毒具有高效重组的特性,可能与病毒的碱性核酸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有关。这两个蛋白的同源物λ噬菌体的Exo和Bet能够介导Red重组。我们感兴趣的是杆状病毒是否也可以介导类似Red的重组以及这种重组是什么机制,搞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杆状病毒高效重组的机制,也许还可以基于Red重组作用建立新型的杆状病毒载体系统。

除聚焦于杆状病毒重组的分子机制外,我们也以BmNPV病毒为基础建立了可线性化的BmBacmid载体,并进一步开发了复制缺陷型的BmBacmid-RD载体,应用于家蚕细胞、幼虫或蛹制备药用蛋白,或者开发人或畜禽疫苗,或者研发可能的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发展特色的家蚕生物反应器生物技术。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二号大街928号生命科学学院
办公电话:0571-86843193
电子邮箱:chj1999@126.com

姓名:陈健

性别:男

所在部门:生命科学学院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人才称号

所属学科

【硕士点】
» 生物学

Copyright © 2025 by CNV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