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基金,基于知识异质性团队的异质性知识网络研究, 71102114,主持。
2.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知识异质性团队成员知识网络研究:运行机制、创新路径与演变模式, 10YJC630182,2010.7-2013.6,主持。
3. 浙江省自然基金,知识异质性团队成员及其知识网络间的互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Y6110419,起止时间:2011.1-2013.12,主持。
4. 浙江省自然基金,基于多样化的子团队类型特征、分段互动及其演变分化研究, LY16G020019, 2016.1-2018.12 主持。
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子团队的跨层影响、互动优势及动态优化研究,16YJA630039,2016.7-2019.7,主持。
6. 国家自然基金,组织变革背景下主动性行为的多水平转化机制与交互效应研究; 71102115,时间:2012.1-2014.12, 3/7。
7.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一项,知识异质性团队的知识创新过程机制研究, Y200805984,起止时间:2008年12月至2010年9月,主持。
8.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效果推理决策模式狭隘科技型新创企业创业资源整合研究,12YJC630151, 2012.2.24-2015.12.31,4/7。
9. 浙江省自然基金,效果推理下的新企业创业资源整合方式选择研究,LY14G020015, 2014.1-2016.12,3/6。
10. 浙江省自然基金,基于SNA方法的异质性创业团队社会资本结构维度的激活机制研究,LQ13G020015, 2013.1-2015.12,2/6。
11. 国家社科基金, 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研究 15BSH107,元,2015.6-2017.6, 2/7。
12. 国家自然基金,逆向国际化企业跨界搜索及其绩效提升机理研究:决策导向视角,71772166, 17092141-A,2018.1.1-2021.12.31,3/10。
13. 知识管理研究创新团队,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 2013.7-2016.6,3/11。
发表著作和论文
一、著作
1. 倪旭东,张宏,知识异质性团队、知识网络与团队创新,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
2.张宏,倪旭东,纵向社会资本、竞争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
3.张钢,倪旭东,知识冲突管理,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二、论文
1. 倪旭东,季百乐,如何消除子团队的消极作用--子团队成员交换的作用,心理学报. 2019, 51 (2): 259-268
2. 倪旭东,项小霞,姚春序,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心理学报》,2016,48(5):556-565。
3. 倪旭东,周琰哲,子团队的结构与情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心里科学,2019,42(3):667-673
4. 倪旭东, 杨露琳. 职业呼唤三种状态激发转变机制的整合模型构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1, 38(1):6-19
5. 倪旭东, 杨露琳. 职业呼唤是否能带来幸福?. 心理研究, 2020,13(05), 432-442
6. 倪旭东,王勤勤,感恩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2):300-307
7. 倪旭东,贺爽爽,子团队利弊作用的调节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8,26 (5): 910-921
8. 倪旭东,季百乐,团队断裂带:多样化研究的新视角——从单一指标到多重指标,应用心理学,2017,23(3):232-247
9. 倪旭东 唐文佳,生命意义的缺失与追寻,心理学探新 2018, 38(6), 497-503
10.倪旭东,王勤勤,国内心理幸福感研究综述———基于 CNKI 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8,40(4):319-328
11.姚春序,蒋静静,倪旭东,追求享乐和自我实现哪个更幸福?———一个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8,40(3):272-281
12.倪旭东,周琰喆,群体情感基调——团队认知的互补性概念,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2,34(3):152-160
13.倪旭东,戴延君,姚春序《团队内部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冲突研究》,人类工效学,2015,21(1):47-51
14.倪旭东,薛宪方,初创型团队异质性与团队创新的关系:基于团队外部网络的视角,《人类功效学》,2016,22(1):21-25,31
15.周琰喆,倪旭东,郝雅健,倪宁,基于交互记忆系统的知识整合研究,人类工效学,2016,22(3):23-28
16.倪旭东,戴延君,姚春序《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人类工效学,2015,21(5):75-79
17.倪旭东,戴延君,姚春序,张宏,子团队:形成、类型、中间过程及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15,23(3):496-509
18.倪旭东,戴延君,姚春序,企业管理伦理因何缺失,《企业管理》,2014,1,43-45(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14.4)
19.姚春序,项小霞,倪旭东,团队内隐异质性:内涵拓展及其效能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4,22(2):323-333
20.戴延君,倪旭东,姚春序,团队内知识传递的过程:建构一个新模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6,56-62
21.倪旭东,陆霄霞,诸葛璐,大学生挑战杯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任务绩效的关系研究——以团队内外部学习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人类工效学,2014,20(2):55-61
22.倪旭东,薛宪方,基于外部知识网路利用的团队创新机制研究,人类工效学,2014,20(3):37-41
23.倪旭东,薛宪方,基于知识异质性团队的异质性知识网络运行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3,21(3):389-397
24.Ni xudong, Yu jihong, Li xianan,Effects of Speciality Heterogeneity, Education Heterogeneity and Work Experience Heterogeneity on Team Performanc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3(411-414):2451-2457 EI收录 2013.7,期刊号:1660-9336
25.倪旭东,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企业经济》,2010,8:57-63,
26.倪旭东,基于知识冲突的知识整合机制和管理策略研究,《企业经济》,2009,7:53-55,
27.李夏楠,倪旭东,基于团队知识异质性结构的知识整合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7):132-137
28.薛宪方,梅胜军,涂辉文,倪旭东.组织变革背景下团队主动性的结构与测量,应用心理学,2012, 1:67-74
29.Ni xudong,Gaoruoyang, Action Mechanism of Knowledge Conflict on Team Innovation,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2010, EI检索
30.Ni xudong,Gaoruoyang, Study on Escalation Factors of Conversion from Task Conflict to Relationship Conflict,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2010, EI检索
31.张钢,倪旭东,知识差异与知识冲突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5:926-933
32.张钢,倪旭东,从知识分类到知识地图:一个面向企业现实的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1:59-68
33.张钢,倪旭东,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一个案例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4:1-7
34.张钢,倪旭东,组织中的知识冲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06-110
35.张钢,倪旭东,知识冲突过程:一个案例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5:66-73
36.张钢,倪旭东,有冲突才有创造,《北大商业评论》,2005,6:114-119
37.倪旭东,张钢,作为思想挖掘工具的认知地图及其应用,《科研管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