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潘建义,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进入浙江理工大学工作至今,曾于2014.09-2015.09国家公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术访问。

近年来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Front Microbiol, J Proteome Res, Sci Rep, Res Microbiol, Mol BioSyst, Vaccine, Mar Biotechnol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 (HUPO)、AIChE及中国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学会等国内外会议上发表会议论文(摘要)9篇;参与编著英文书《Vaccine Design — Methods and Protocols》(美国Springer出版社,2016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共4项,厅局级项目多项,以第二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多项。

应邀担任国际期刊(Cur Immunol Rev及SM J Bioinformatics Proteomics)编委、为Trends Microbiol (IF 17.079), J Proteome Res, Sci Rep, PloS One, BMC Microbiol等近20个国内外期刊审稿,连续多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地区基金)、省基金(浙江、广东、安徽)项目评审。将掌握的技术服务于企业,受到好评,先后受到浙江卫视“新闻联播”、钱江晚报的采访和报道,并有包括中国青年网等十多个媒体转载。

指导研究生多次获“国家奖学金”、校研究生“学术之星”、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论坛获奖、创新研究项目等;指导本科生获“省优秀毕业生”,参加学科竞赛多次获奖、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资助,发表SCI论文等。

曾任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组学学科组主任,蛋白质组学学科组教工支部书记,生物化学学科组副主任,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海洋生物资源系副主任,海洋生物资源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学院纪委委员等。


在研科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副溶血弧菌超级核酸酶VPA1360操控宿主胞质DNA感应信号通路,2023.1-2026.12,项目主持人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铜绿假单胞菌Ser/Thr蛋白激酶Stk1介导AlgR磷酸化调控毒力与耐药,2022.1-2024.12,项目主持人

• 横向:高深度微生物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组学技术开发,项目主持人

研究领域

(1) 病原菌与宿主细胞互作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信号转导研究

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的技术优势,分别发现和鉴定新的效应蛋白,并揭示这些效应蛋白的功能及其对宿主细胞免疫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不仅促进全面揭示病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也为宿主细胞本身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独特的新视角。

(2) 重要病原菌外膜蛋白的疫苗靶位的筛选和鉴定

主要采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和鉴定海水养殖动物病原菌外膜蛋白中具有高效中和原性的蛋白质,为制备多价细菌活疫苗奠定研究基础。以病原菌外膜蛋白为依据选择优势免疫保护原和通过构建多价融合性外膜蛋白菌株来研制外膜蛋白亚单位疫苗具有广阔的前景。

(3) 外膜蛋白在病原菌致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主要揭示具β-桶状结构的外膜蛋白在促进病原菌抵抗或逃避宿主细胞的先天免疫防御的作用机制,从病原菌抗免疫这一新角度来阐明其致病机制,并为感染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药物作用新靶点。


招收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物与医药方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6号楼309室
办公电话:0571-8684 3747
电子邮箱:jianyi.pan@zstu.edu.cn

姓名:潘建义

性别:男

所在部门:生命科学学院

行政职务:海洋生物资源系副主任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人才称号

校521人才培养计划入选

所属学科

【硕士点】
» 生物学

Copyright © 2025 by CNV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