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成果

培养及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1. 郑文广,2015级,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适应电磁分支电路阻尼振动控制。在SMS发表SCI论文1篇。(已毕业,辽宁科技大学任教)

  2. 包辉煌,2018级,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于Metamaterials和结构振动控制。在JAP、JVC发表论文2篇。

  3. 程培林,2020级博士,研究方向:软体机器人学,发表SCI论文2篇。

  4. 余宁,2020级(硕博连读),研究方向:非线性动力学设计、隔振与能量采集。在MSSP、JSV、SMS、AMM发表论文6篇。2021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2年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之星”。

  5. 凌鹏,2021级(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低频仿生结构设计、非线性隔振。在MSSP、JVA发表SCI论文2篇。

  6. 潘侠圭,2022级(2020级硕士,硕博连读)。研究方向:非线性振动与能量回收。在JSV发表论文1篇。


硕士研究生

2017级:

  1. 马洪业,研究方向:空间光学机构设计,非线性振动与隔振。发表JCR Q1 SCI论文7篇(5篇二区TOP期刊),申请发明专利多项。获得第九届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2019年4月);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年9月),一等学业奖学金(2018, 2019)。省优秀毕业生(2020)。目前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2. 赵晨雪,研究方向:采用压电结构的空间结构振动控制。发表SCI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一等学业奖学金(2019)。校优秀毕业生(2020)。就业:上海电气。

2018级:

  1. 余宁,研究方向:非线性振动、控制与能量回收。发表SCI JCR Q1论文1篇。

  2. 王志豪,研究方向:非线性振动与主动控制。在JSVTOP期刊)和《振动与冲击》发表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2021届校优秀毕业生。就业:杭州大华。

2019级:

 凌鹏,研究方向:仿生隔振,动力学与控制,非线性振动。撰写SCI论文1篇。

2020级:

  1. 潘侠圭,研究方向:非线性振动与能量回收;撰写SCI论文1篇,在JSV发表论文1篇。

  2. 苗伦伦,研究方向:仿生隔振、非线性隔振;申请发明专利1件,发表SCI论文1篇。

  3. 王先佳:研究方向:振动主动控制;撰写SCI论文2篇,其中在IJMS、IJNM发表论文2篇。

2021级

  1. 王尚文,研究方向:仿生隔振。申请专利1件。

  2. 张国建,研究方向:振动俘能。

  3. 马原卉,研究方向:振动主动控制。

  4. 樊东芝,研究方向:低频超材料减振。

  5. 费相宜,研究防线:低频非线性隔振。申请专利1件。


姓名:严博

性别:男

所在部门: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行政职务:无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人才称号

所属学科

【硕士点】
» 机械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点】
» 机械工程领域

Copyright © 2025 by CNVP All Rights Reserved.